close

 

(資料來源: 2007中國附醫外傷年報 / 陳慈純登錄師 鍾斌魁醫師 陳瑞杰副院長) 
     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委託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於1998年之研究報告指出,事故傷害對於全世界已開發國家40歲以下之青壯年為頭號殺手,該年全球事故傷害死亡人數共達五佰萬人,佔全球死亡人數之16%。並且預測公元2020年,事故傷害也仍將是全球醫療資源極大負擔的疾病。全世界人類之男女平均壽命,主要拜傳染性疾病所控制,將會突破65歲大關。屆時僅剩下癌症、缺血性心臟病及外傷三個主要疾病,將造成全球性醫療資源之重大負擔。同時細算其『潛在生命年數損失』(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)或『失能年數』(Disability-Adjusted Life Years, DALYS),外傷均高於癌症與心臟血管疾病。外傷不只個人身心受影響,也使整個家庭、社會、國家遭受嚴重傷害,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醫療衛生問題,影響層面極大,不只現在也包括將來,不只關係醫療產業,甚至對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層面皆有舉足輕重之影響。 

        台灣十大死亡原因前兩位的癌症與腦血管疾病,其平均死亡年齡約為六、七十歲,而外傷死亡多為三十歲上下。以民國9670歲以下人口十大主要死亡原因之潛在生命年數損失(Potential Year of Life Lost, PYLL)來考量,事故傷害與自殺之平均生命年數損失分別為28.626.5年,高居第一與第二位;意即其平均死亡年齡分別為41.443.5歲,遠低於因惡性腫瘤之平均年齡55.2歲。如果外傷能夠被預防,或者經過適當醫療後得以康復。這些死傷者應可對社會增加三、四十年的貢獻。這個數目累積起來,應可對台灣社會增加為數眾多的青壯人口,為社會提供巨大的生產力,且外傷醫療亦常常與社會重大事件結合而引領全國民眾目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aumaregistr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